待廠家調試完后,每個極板都浸泡在水中,水中加入了根據計算的電解粉。起動時,通電后,則水阻內,溫度逐漸升高,電解液分子活動加劇,極板之間的電阻值逐步減小,電機端的電壓逐步由低到高,根據調整的時間,起動完畢后,短接接觸器短接,起動完成,水阻被甩開。此種原理的水阻,電機進行連續重起時,由于每次重起時,水溫不一致,因此其啟動特性會有差異。在啟動時間間隔較長的情況下,其啟動特性基本可保持一致。
待廠家調試完后,每個極板都浸泡在水中,水中加入了根據計算的電解粉。起動前,上極板在最上面,起動時,上極板在升降電機的帶動下,逐步下移,(有的設置是下移幾秒,停幾秒,繼續下移,重復)則兩極板之間的距離減小,相應的兩極板之間的電阻值減小,則電機端的電壓逐步由低到高,當上極板移動到最下限位時,短接接觸器短接。與此同時,上極板開始往上回升,升到最上限位時,起動完成。此運力的水阻,電機連續啟動時,啟動特性差別不會很大,但是伺服電機等部件造成水阻為維護量略上升。
水電阻目前已經做到10MW以上,所以在我們目前所涉及的功率范圍以上兩種與變頻配合使用,問題都不大。
一般水阻啟動,起動電流倍數在2~3.5倍之間,網側壓降都能滿足上一級變壓器的容量要求。
根據電機大小,起動時間一般為20~40秒,時間一般都可調,一般超過40秒,則開關柜會有反時限保護。
“水阻起動信號”: 現一般的水阻柜,都是采用PLC控制,其中,水阻柜起動信號,取的是對應的開關起動柜的“斷路器合閘狀態”,也就是說,當開關柜的斷路器合閘以后,水阻柜的PLC接收到信號后,就開始起動,如極板開始下移。
當開關柜的斷路器分閘以后,水阻柜的PLC接收到信號后,就將短接接觸器分斷。
工頻耐受電壓(KV/Min):25,30/32,38/42(相對地)12,15,18(同相間)
起動時間(S):10-60-120(可調)
電液正常工作溫度(℃):O-70
連續起動次數(次):3-4
轉子串水阻:(對應繞線式電機,手動旁路)
一次回路的改造,與普通的變頻改造一樣;
二次回路的改造,需從水阻柜的短接接觸器引出一對“短接接觸器常閉點”,接入變頻器的“急停”回路,可理解為:若水阻柜的短接接觸器不短接,則變頻器無法起動。要注意的是接入“急停”回路時,要繞過“遠程/就地”轉換開關。
即等繞線式電機轉子短接后,作為鼠籠式電機起動。
在現場,我也見到另類的轉子串水阻變頻改造,用戶直接將電機的轉子連接處打開,將轉子上直接短接上銅排,則成為了鼠籠式電機。此時,已完全甩開了水阻。但萬一變頻器發生故障,變頻轉為工頻時,則需要將轉子上的銅排拆下,比較麻煩。但選擇權在于用戶,用戶認為自己的轉子經常會發生放炮現象,所以短接后比較合適。
也就是說,如果是轉子串水阻,會相應的簡單,出廠圖紙只需增加一處即可。
定子串水阻:(對應鼠籠型電機)
此改造相對復雜,需要確定的內容主要如下:
1、 短接接觸器的情況:
短接接觸器最少是一個,有時也有兩個,也可能是三個。
其中要詢問清楚各接觸器的合、分閘順序,這個在自動旁路柜中一定要弄清楚,因為在自動變/工頻轉換過程中,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。
要詢問清楚各接觸器的自鎖方式,是電保持,還是機械式保持。如是電保持,合分閘共用一個信號即可。如是機械式保持,則合、分閘要分開設計。
2、 水阻柜起動信號
變頻改造前,水阻柜起動信號接收的是“斷路器常開點信號”。
若變頻改造后,則一般需要在此起動回路里增加變頻器“工頻狀態”信號。
即工頻時,水阻仍正常起動,若變頻時,則水阻柜不起動。
3、 水阻柜短接信號
變頻改造前,水阻柜短接信號接收的是“下限位行程開關信號”。
變頻改造后,則根據要求靈活改變,需在短接接觸器的合、分閘回路增加控
制信號。控制方式根據客戶要求及系統安全性確定。